2013年12月9日 | 中国新闻网 http://energy.chinairn.com |【打印】【关闭】
在地方债收紧的背景下,众多国资背景的水务公司,纷纷另辟蹊径借道资本市场。
“公司与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,双方拟设立青岛水务碧水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。”11月29日,碧水源发布公告,称与青岛水务集团的合资公司,业务将涉及污水处理、海水淡化等领域。
无独有偶,11月27日四环医药开盘旋即涨停。利好原因是天津市水务局对其借壳上市。
“水务公司运营模式相对特殊,前期项目投资巨大,回收期长,企业短期难以依靠项目现金回流实现规模扩张—因而融资能力成企业间竞争的关键要素。”国际财务管理师协会山东中心主任王陈表示,借壳上市或与上市公司合作,对当下的水务公司而言,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。合作双赢
具有国资背景的地方水务公司与上市公司牵手合作,可谓双赢。
“合资公司成立后将开展以膜技术为核心,涵盖污水处理与自来水处理、海水淡化等业务,并整合山东水务市场,为区域解决污水、水资源短缺及饮用水安全提供全方位服务。”以碧水源与青岛水务的合作为例,碧水源不仅借此在青岛水务市场立足,也带来了辐射山东的契机。
“将负责协调当地政府,力争使有限公司获得投资、税收、建设用地、电价、水价、污泥处置方式、人才、研发、资源配置等各项优惠政策。未来3年内全力协助公司的市场开发。”对于未来合作,青岛水务也作出了承诺。
实际上,青岛水务也借此提升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。未来,双方将充分利用青岛的有利条件,开展包括海水淡化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。